见习记者 王红岭 通讯员 陈文团 姜丽
一提到脑出血、脑卒中,总是不免让人谈“病”色变。在大家的印象里,脑出血不仅会随时危及生命,而且往往会给患者留下偏瘫等后遗症,严重影响生活质量。近年来,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(衢州二院)脑科中心与浙大二院合作,在衢州引进“立体定向下颅内血肿排空术”这一微创技术,已成功治愈54例脑出血患者。
微创比开颅手术有更多优势
前不久,衢州二院急诊科接诊了一位中年患者杨先生,家属说,1个小时前,杨先生的左侧肢体突然不能动了,神志模糊,口齿不清,半边嘴巴也歪了。家人判断他得了脑中风,就近紧急送往医院抢救。衢州二院急诊科、脑科中心联合会诊,为患者做了头颅CT检查,确诊其患了脑出血。脑科中心立即开通急诊患者绿色通道,安排他住进脑科中心接受进一步治疗。
脑科中心主任余成为患者做了脑血管造影,排除了脑血管畸形导致脑出血的可能,并召集麻醉科、神经外科、神经内科医生做了详尽的术前评估,发现情况完全适用于立体定向下颅内血肿排空术。
“采用微创手术,既可避免常规开颅手术造成的大损伤,又可改变药物保守治疗的无奈,还能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,尽早恢复患者脑功能。”余成说,以前,衢州的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时,通常只能采取开颅手术,或者去杭州接受治疗。2016年起,衢州二院就已能独立实施立体定向下颅内血肿排空术,这让衢州患者有了新的选择。
在术前告知时,余成意外发现,患者杨先生的父亲早年也曾因脑出血在衢州二院接受治疗,也是余成为他做的手术,只不过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,只能进行开颅手术。杨先生的父亲非常信任余成,当即决定让儿子接受微创手术治疗。
“以前脑出血手术,需要将颅骨打开,切开脑组织,清除脑内血肿。现在微创手术,只需精准定位靶点(误差在0.2毫米以内),在额前或后脑开一个2.5厘米的手术切口,将引流管送入血肿部位,抽出淤积的血肿。”余成相告,微创手术成功避开了左右两侧脑功能区、血管密集区,大大降低了手术对大脑的创伤,以及产生后遗症的风险。
不到一个小时,这例颅内血肿排空手术就完成了。手术非常成功,患者三天后就能下地活动。在神经外科病房住了10天后,转入康复医学科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。20天后,患者顺利出院了。余成相告,杨先生的恢复情况理想,不仅行走如常,还能下田劳动。
脑出血患者,术后康复也很重要
“脑出血患者出院后,每个月都需要定期来医院检查。”余成主任相告,定期检查,主要是为了跟踪检查患者脑功能、肌体功能康复情况,督促患者科学合理运动,刺激身体生理机能恢复,同时指导患者用药。
“不少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。定期定量服药,对控制病情非常重要。”余成强调,患者出院后多做运动,对脑功能、肌体功能的恢复也很有好处,家属和患者一定要坚持每天做康复运动。有条件的患者,还可以到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,借助针灸、推拿,加快恢复。“衢州二院脑科中心也有康复医学科。2014年,搬进新的住院大楼时,余晓峰院长说,脑科患者通常都是神经内科转神经外科,神经外科转康复医学科,转来转去太繁琐,这三个科室可以成立脑科中心,向患者提供‘一站式’服务。”余成说,不少患者在神经外科治疗10天后,都会转入康复医学科,专业的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很有必要。
同时,衢州二院脑科中心医生提醒广大高血压病患者:需要长期定期口服降压药,定期监测血压,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保持良好心态,避免焦虑、暴躁,戒烟酒,清淡、规律饮食等。一旦出现脑出血,及时至医院进行治疗,必要时及时手术治疗。